
- 當前路徑:
- 首頁
- 參政議政
- 詳情頁
近日,常州市科學技術局對民建常州市委會提出的《關于建設我市智能制造龍城實驗室的建議》進行了答復。
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,錨定國際化智能制造名城是常州市“十四五”高質量發展的科學定位,科技創新是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。常州根據自身優勢,籌劃以智能制造與新材料為特色的“龍城實驗室”非常必要。為此,民建常州市委會向常州市政協十五屆二次會議提交了集體提案《關于建設我市智能制造龍城實驗室的建議》,旨在加快智能制造龍城實驗室建設,推進常州制造業“智改數轉”走深向實。建議一是充分發揮在常高校優勢,將在常高校作為“龍城實驗室”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;二是依托龍城實驗室構建開放、共享式研究平臺,為企業“智改數轉”和產業發展提供解決方案;三是依托龍城實驗室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匯聚與技能提升示范基地。
市科技局對提案的針對性分析與建設性指導建議給予了肯定,詳細介紹了當前全市的科技創新情況和龍城實驗室基本情況,并圍繞下一步工作舉措進行了答復。智能制造龍城實驗室建設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積極搶抓國家新一輪創新基地布局機遇,打造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。下一步,一要積極探索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新模式,堅持開放創新、績效引領、需求導向,實施市場化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,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;二要充分發揮高校能動性,積極探索人才培養、機制突破、產學研協同的諸多模式,與各高校建立創新平臺,開展與智能制造相關的科學研究、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工作;三要努力構建資源共享機制,建立一批智能制造產業共性技術研發機構,建設“X”個企業聯合創新中心,通過產業龍頭企業和龍城實驗室聯合經費投入和聯合技術攻關,形成協同創新的共同體;四要大力優化人才聚集機制,通過重大任務引才,加強政策保障聚才,創新柔性渠道用才,鼓勵龍城實驗室加強與科研機構、一流高校的人才合作,建好高校和企業兩個人才庫。
江蘇民建網站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江蘇民建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江蘇民建和江蘇民建網站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方式調用者,請注明摘自“江蘇民建網站”或相關字樣。
② 凡本網未注明“來源:江蘇民建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,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代表本站觀點,僅供參考,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,不承擔任何的責任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"稿件來源"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"來源:江蘇民建"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